top of page
Erica Lee

【英國國家美術館紀行 #16】“化神聖為真實(“The Sacred Made Real”)”─法蘭契斯科‧德‧祖巴蘭(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Left) Saint Francis in Meditation, 1635-9,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Right) Saint Francis in Meditation, 1639,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法蘭契斯科‧德‧祖巴蘭(Francisco de Zurbarán, 1958-1664)是17世紀西班牙”黃金時期(Golden Age of Spanish Painting)”的巴洛克畫家,出生於西班牙西部城市巴達霍斯(Badajoz)附近的豐特‧德‧坎托斯鎮(Fuente de Cantos),在西班牙南部大城─17世紀西班牙經濟、宗教、文化、藝術中心─塞維亞(Seville)接受畫家訓練。在1623年出生於塞維亞的藝術大師維拉茲奎茲(Diego Velázquez, 1599-1660)前往首都馬德里(Madrid)之後,到1650年代後起的西班牙巴洛克畫家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穆里羅(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 1617-1682)期間,法蘭契斯科‧德‧祖巴蘭居塞維亞城市主要領導畫家地位,其作品以宗教畫為主。



17世紀的西班牙信奉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為因應16-17世紀歐洲各地興起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衝擊,於1545年起召開”特利騰大公會議(Council of Trent)”至1781年”寬容敕令( Patent of Toleration)”期間,實行”天主教改革(Catholic Reformation;或稱”反新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如由西班牙出身的聖依納爵‧羅耀拉(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c. 1491-1556)於1534年成立,遵從”清貧、守貞、服從”等戒律的「耶穌會(Jesuit, The Society of Jesus)」,即為其中代表之一。作為信奉天主教的國家,西班牙也積極從事天主教改革並極為成功;除了重視遵循各種改革過後的修行方式外,西班牙的天主教改革也富有”神秘主義(Christian mysticism)”特色─即透過極度虔誠的靈修與冥想,在精神上獲致與上帝的感應。

法蘭契斯科‧德‧祖巴蘭的作品大多來自西班牙天主教各個修道院教團委託,如道明會(Dominican Monastery of san pablo el real)、聖瑪利亞修道院(Monastery of Jerez de la Frontera)、以及皇家瓜達露佩聖母修道院(Hieronymites of Guadalupe)等。在祖巴蘭的宗教作品中,以其描繪獨自冥想或祈禱的修士、修女、及聖人的個別形象最具特色,為畫家帶來極大名聲。



Saint Francis in Meditation, 1635-9, by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現藏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London)的《冥想中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in Meditation, 約於1635-39年)》,呈現出祖巴蘭筆下最質樸的聖人形像。作品描繪12世紀末、13世紀初出身義大利的聖人─亞西西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 C. 1181-1226);聖方濟各原為富商之子,在受到神祕異相與福音感召後,放棄家產繼承權,成為修士並幫助困苦無依者,提倡清貧簡樸生活,侍奉基督。方濟各的善行吸引許多願意追隨他的人;他於1210年獲當時教宗依諾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批准,成立方濟各會(Franciscan Order);其後並協助亞西西的嘉勒(Saint Clare of Assisi, 1194-1253)成立貧窮修女會(Order of Poor Ladies),以及為一般在家修行者成立宗教修會(The Secular Franciscan Order)。



作品畫面中的聖方濟各身著樸素而破舊的粗羊毛僧袍,跪立在色調單一的深色背景前,大部分的臉部掩藏在僧帽下,面容模糊。聖人右手上臂粗羊毛僧袍補丁,令觀者彷彿可以感受到其質地粗糙袍服穿在身上的不適;腰間的粗繩,再次呼應聖方濟各拋棄一切財物,並將當時隱修士的皮帶改為粗繩的苦行生活;雙手捧握的骷髏頭,象徵聖人對死亡的觀想與冥思,是當時隱修士普遍的修行鍛鍊,尤其為耶穌會所提倡;聖人捧握骷髏的右手手背上可見”基督聖痕(stigmata)”,反映聖方濟各於1224年於山間祈禱時獲得聖殤的事蹟。在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所藏另一幅同為祖巴蘭所作的同名畫作《冥想中的聖方濟各(Saint Francis in Meditation, 1939年)》中,畫家亦在聖方濟各左手掌間呈現此一聖痕。



Saint Francis in Meditation, 1639, by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in His Tomb, 1630-4, by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Milwaukee Art Museum (MAM), Milwaukee, Wisconsin, U.S.A.



除了引人沉思的物象意涵外,畫面上以單一人物為主、並簡化人物周圍環境純粹構圖,以及暗色調的色彩配置,賦予作品寂靜肅穆的氛圍;而強烈光影對比的運用,更使得這幅真人等身大小、風格簡樸的聖人圖像,給予觀者極大的視覺震撼力。畫家運用”暗色調主義(tenebrism)”表現手法,將人物置於暗色系背景中,將主要光線集中在人物身上,營造出強烈光影對比與戲劇效果;此一表現手法為活躍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崇尚自然主義的義大利藝術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 1571-1610)所發明,並成為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風格特色。在祖巴蘭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真人大小的聖方濟各彷彿從黑暗的背景升出,相對於光線多集中在部分僧袍、手部、及骷髏上,人物面容大部分隱藏在陰影中,營造出強烈的戲劇性與神祕感;畫家在畫面上的單純而黯沉的色彩配置,進一步強化畫面素樸氣息與靜謐美感。 我們可以想像,當一位修道士進入到裝飾有這樣一幅作品的冥想空間時,能夠引發極為直接而強烈的共鳴與感受。



Still Life with Vessels, c. 1650, by Francisco de Zurbarán (1598-1664),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Madrid

在現藏於西班牙國立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Madrid)的《容器靜物(Still Life with Vessels, 約1650年)》中,祖巴蘭精湛地以光線和色彩表現出物體形式與質感。一如其筆下的聖人形象,畫家再次以結合真實與理想的描繪方式,以及強烈光影對比的表現手法,為樸素的聖人形象與尋常靜物場景,注入一股神聖超凡的美感。



‧ 作品賞析─法蘭契斯科‧德‧祖巴蘭《容器靜物(Still Life with Vessels, c. 1650)》(現藏西班牙國立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Madrid)) (西文發音/英文字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