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Erica Lee

【英國國家美術館紀行#6-2】范艾克(Jan van Eyck, active 1422, died 1441)《自畫像(Self Portrait?), 1433》


Oil on Oak, 26 x 19 cm
Portrait of a Man (Self Portrait?), 1433, Jan van Eyck,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15世紀北方文藝復興大師、同時也是西洋藝術史油畫巨擘─范艾克(Jan van Eyck, active 1422, died 1441),開創油畫藝術中細致描繪物象質感及自然光線的繪畫風格。現存關於這位15世紀北方繪畫大師的生平史料不多,僅知道這位北方文藝復興大師可能來自一個鄰近馬斯垂克(Maastricht)、名為馬塞克(Maaseik)的城市,並出身上流紳士階級,接受當時許多宗教畫、以及荷蘭、勃艮地(Burgundy)宮廷貴族與仕紳商人的肖像畫委託。范艾克經常在作品留下引人暇思的銘文內容,英國國家美術館所藏之《阿諾菲尼肖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 1434)》(見前文【英國國家美術館紀行#6-1】及後文【英國國家美術館紀行#6-3】)、以及細膩寫實的肖像作品《男子肖像/自畫像(Portrait of a Man (Self Portrait?), 1433)》等。




Oil on Oak, 26 x 19 cm
Detailed, Portrait of a Man (Self Portrait?), 1433, Jan van Eyck,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英國國家美術館所藏《男子肖像/自畫像》,一般認為是范艾克的自畫像。我們可以看見畫家以毫不掩飾的銳利眼光,呈現自己真實樣貌:如其眼睛周邊皺紋、眼珠血絲、臉頰鬆弛的肌肉線、以及下巴鬍渣等,全無”理想化”痕跡;然此幅作品仍是一幅強而有力的肖像畫:畫家將光線集中在人物臉部,並細膩呈現臉部及頭飾布料的光影變化;畫中人物彷彿具有穿透力的視線,吸引觀者目光。畫家在畫框上方以希臘文繪刻個人座右銘「Als Ich Can (as I/Eyck can)」,取其諧音一語雙關,意為「我能做到最好(The best I/Eyck can do)」,傳達畫家對自身藝術才華的強烈自信;畫框下方則以拉丁文銘誌「范艾克作於西元1433年10月21日('Jan van Eyck made me on 21 October 1433')」。畫家在此再次展現他的高度繪畫天分:畫框上下方銘文雖然看起來像是刻文,但實際上是畫家以畫筆繪製而成,呈現彷彿刀刻的幻象。



(Above) Details from Portrait of a Man (Self Portrait?), 1433, Jan Van Eyck (active 1422; died 1441),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畫家更進一步為此幅作品注入歷史感:畫家特地選用古字型描繪畫框下方拉丁銘文,銘文中對創作日期”10月21日”的精準呈現在15世紀亦極為少見等;透過這些銘文內容顯現的多重歷史意味,我們可以感受到畫家在創作此幅作品時對自己未來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已經有所自覺,以其強烈自信、有意識地在500多年前留下自畫像;站在此畫面前,畫家彷彿穿越時空,與我們深刻對視。








Comments


bottom of page